师资队伍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师资队伍 >> 导师队伍 >> 硕士生导师 >> 正文

赵永刚 教授

发布时间:2019-11-12 20:38:00 作者: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一、基本信息

赵永刚,男,汉族,1976年7月生,甘肃平凉人,教授、工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从事学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地质学、地理学

电子邮箱:yg_zhao@126.comygzh@xsyu.edu.cn

联系电话:13636809726

二、个人经历

教育经历

起止时间

学习单位

专业

层次

200309-200607

西南石油大学

矿产普查与勘探

博士

200009-200307

西南石油大学

矿产普查与勘探

硕士

199609-200007

西北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

学士

工作经历

起止时间

工作单位

所属部门

职称

/职务

202212-至今

西安石油大学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教授

201608-201709

Deakin University of Australia

Faculty of Science Engineering

& Built Environment (SEBE)

访问学者

200812-202212

西安石油大学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副教授

200607-200812

西安石油大学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讲师

三、研究方向和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常规、非常规油气沉积学与储层地质、碳酸盐岩古岩溶及碳酸盐岩储层评价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

招生专业

硕士招生专业: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资源与环境,地质学,地质工程 名额3-4名;

欢迎优秀、学习能力强的大二、大三本科生或往届本科毕业生联系我参与我的团队科研工作。

四、指导研究生

累计指导硕士生51名

其中3名硕士生考取博士(中国石油大学、西南石油大学)

研究生就业单位包括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

五、主讲课程

沉积岩石学、沉积环境与沉积相、储层地质学、风景地貌学和人文地理学(本科课程),陕西省级一流课程“沉积环境与沉积相”负责人;

沉积学原理、地质测试分析技术(硕士课程);

高等沉积学(博士课程)。

六、社会兼职

学术组织

中国石油学会会员;

陕西石油学会会员;

陕西分析测试协会会员。

期刊任职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首届青年编委;

2023油气田勘探与开发国际会议(IFEDC)论文集编委。

期刊审稿人

《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地质论评》、《石油物探》、《中国矿业大学学报》、《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期刊的审稿人。

七、科研成果

科研项目(限10项)

1.国家“十二五”科技重大专项项目,2011ZX05044-3,中生界延长组低渗透储层微观评价技术,2011/01-2015/12,已结题,参加;

2.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09JM5002,酸性大环境中的碱性成岩作用研究,2010/01-2011/12,已结题,主持;

3.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19JM-381,基于高光谱图像的碳酸盐岩岩溶识别及其表征研究,2019/01-2020/12,已结题,主持;

4.中国石油科技创新基金研究项目,2011D-5006-0103,碳酸盐岩古残丘储层发育规律及预测模式研究,2011/06-2013/05,已结题,主持;

5.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08JK409,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奥陶系古岩溶与储层特征研究2008/01-2009/12,已结题,主持;

6.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14JK1567,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奥陶系碳酸盐岩白云石化与古岩溶的耦合关系研究,2014/07-2015/12,已结题,主持;

7.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项目,2014-34700,神木气田马五1+2气藏储层综合评价研究,2014/12-2015/12,已结题,主持:

8.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项目,ycsy2015ky-B-01-05,黄陵店头-隆坊区综合地质研究及有利区预测,2015/12-2017/06,已结题,主持:

9.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气分公司项目,34550008-21

-ZC0609-0017,大牛地气田马家沟组古岩溶水系统研究,2021/11

-2022/10,已结题,主持;

10.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项目,041023070078,FI19断裂带储层纵向发育规律及储量动用方式研究,2023/07-2024/07,已结题,主持。

代表性论文(限10项)

1. Yonggang Zhao, Chunyu Zhang, Jungang Lu*, Xingcheng Zhu, Lei Li and Shanghua Si.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and model for organic matter enrichment: Chang 7 shale of late Triassic Yanchang formation, southern margin of ordos basin, China. Energies,2022,2948,en15082948. 1-19.(SCI WOS:000785457700001)

2. Yonggang Zhao*, Chunyu Zhang, Tao Lei, Shanghua Si, Shenghua Lai, Lei Li, Liuqi Shi.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pore structures and diagenesis on the petrophysical properties of tight sandstone reservoirs. Fresenius Environmental Bulletin(FEB), 2022, 3, 31. 2871-2880.(SCI WOS: 000766411400060)

3. Yonggang Zhao*, Wenqiang Zhang, Dongliang Zhang, Xiaogang Li, Sen Liu, Zenghui Chen, Shanghua Si.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al evaluation of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of terrestrial tight sandstone. Fresenius Environmental Bulletin(FEB), 2022, 6, 31. 5640-5648.(SCI WOS: 000798983800034)

4. Yonggang Zhao*, Lei Li, Liuqi Shi, Zhengjie Wang, Luyan Yang, and Zhiwei Wang. Sand body microfacies types and single sand

body division in sandy braided river reservoirs.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Field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Conference 2020, September 23,2020-September 25,2020,2306-2320.(EI Accession number: 20213210725039)

5.史刘奇,赵永刚*,叶超,高伟,孙利永,李伟,张瑞.一种有效预测若性气藏砂体分布的方法[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58(2):151-156.(CSCD核心)

6.李磊,赵永刚*,马超亚,金绍臣,赵永鹏,杨路颜.砂质辫状河心滩及河道砂微相的识别特征与方法[J].特种油气藏,2020,27(2):63-69.(CSCD核心)

7.赵永刚*,王东旭,冯强汉,张栋梁,王少飞,冯永玖,付晓燕,南喜祥.油气田古地貌恢复方法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17,39(4):516-529.(北大核心)

8.赵永刚*,陈景山,李凌,古永红,张春雨,张栋梁,张文强,周通.基于残余岩溶强度表征和裂缝预测的碳酸盐岩储层评价[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5,45(1):25-36.(CSCD核心)

9.赵永刚*,王萌,蒋裕强,董兆雄,王素荣.公山庙地区沙一段低渗砂岩储层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的影响[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5(6):17-22.(北大核心)

10.赵永刚*,赵明华,赵永鹏,王宝清,曹宝格.一种分析碳酸盐岩孔隙系统数字图像的新方法[J].天然气工业,2006,(12): 75-78+199.(北大核心)

学术专著

1.赵永刚;陈景山;雷卞军;赵明华,《奥陶系碳酸盐岩古岩溶及其油气储层研究》,科学出版社, 2019;

2.杨友运;赵永刚;陈朝兵,《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奥陶系生物礁滩分布与油气地质意义》,科学出版社, 2019;

3.杨友运;赵永刚;陈朝兵,《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延长组致密砂岩储层微观特征》,科学出版社,2020。

授权专利

1.赵永刚,谭成仟等,基于岩溶参数综合评价裂缝—孔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方法,中国,CN109779624B(2020年授权);

2.赖生华,赵永刚等,基于分频地震反射能量地层切片进行沉积体系解释的方法,中国,CN106707337B(2018年授权)。

八、科研/教学获奖

1.陕北斜坡前侏罗纪古地貌恢复及延长组上部油层分布规律研究,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第7,09-1-04-R7,2010/01/05.

2.鄂尔多斯盆地石油富集区早中侏罗世古地理演化与石油成藏条件研究,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排名第4,2010JBR0118-3-4,2010/10/15.

3.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古残丘储层发育规律及预测模式研究,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排名第1,17K08,2017/04/01.

4. 2012年,“凝练学科方向 培养创新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类高层次人才”,获西安石油大学校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5. 2015年,“以行业办学为特色的“343”油气勘探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获西安石油大学校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6. 2015年,“以行业办学为特色的“343”油气勘探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获陕西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7. 2008年,赵永刚获西安石油大学油气资源学院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二等奖.

8. 2013-2015年,赵永刚获西安石油大学教学质量奖二等奖.

9. 2018年,赵永刚获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首届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


上一篇:张凤奇 教授 下一篇:魏钦廉 教授